延吉一幼儿园诱拐实验20个孩子“人贩子”领走竟19个
【山西太原劳务派遣】 --首选山西红杰劳务派遣人力资源公司
联系人:雷金萍 电话:13099041406
[导读]为了增强辖区内孩子们的防骗意识,延吉市北山街道丹吉社区工作人员冒充“犯罪分子”,到辖区一所幼儿园进行一次“诱拐实验”。没想到竟有九成孩子被直接“骗走”,结果让家长和幼儿园老师心惊肉跳。 本报延吉讯(记者 张骁 通讯员 韩双双) 为了增强辖区内孩子们的防骗意识,延吉市北山街道丹吉社区工作人员冒充“犯罪分子”,到辖区一所幼儿园进行一次“诱拐实验”。没想到竟有九成孩子被直接“骗走”,结果让家长和幼儿园老师心惊肉跳。
用零食引诱 领走9个孩子
3月14日一早,在延吉市一家幼儿园内,丹吉社区的“诱拐实验”已经准备就绪。“我们准备了很多零食、玩具、还有iPad平板电脑,下载好了游戏。”社区工作人员介绍,为了让行动更加真实,工作人员在和园方沟通之后,选择孩子们在教室玩耍时进行。
“这所幼儿园有200多名孩子,我们选择其中两个教室进行实验。”工作人员表示,参与实验的孩子们从2岁到5岁不等,一共20人,由老师带着到教室玩耍,社区工作人员开始实验。
实验开始,一名女工作人员走进教室,来到一个小男孩跟前。“小朋友你好,我是你妈妈的朋友。她让我给你带了一些零食,可是阿姨拿不了放在门口了。你能帮阿姨一起拿进来吗?”小男孩想都没想,扔下手中的玩具,拉着工作人员的手就出了教室。
“原本我想,如果这么说不行,我兜里还准备了几个棒棒糖,用零食‘贿赂’孩子,没想到他直接就跟我走了。”该工作人员说。
随后,一名男工作人员拿着零食从一个教室里“拐走”9个孩子,“说外面有好吃的,孩子都相信了,一点防备也没有。”
“平安丹吉”巡逻队的李庆林对自己带来的道具———一个毛绒玩具信心满满。“这是我孙女过生日时,别人送的生日礼物。平时孙女对这个玩具爱不释手,用这个‘骗’孩子,肯定有效。”果然不出所料,当他拿着玩具走到教室时,孩子们的目光一下就被吸引过来。
他走进教室,往地上一坐,立刻就有5个孩子放下了手里的玩具凑了上来。“有没有人想玩?”他试探着问。听到这么一说,这5个孩子争先恐后地说:“我要玩,我要玩!”
“这个地方太小了,我车上还有好多玩具,咱们去外面玩好不好?”他说。孩子们非常高兴,一起喊:“好。”然后拉着他的手走出了幼儿园大门,一直走出门外100多米,直到他停下来,孩子们才停下来。
20个孩子中仅一个没上当
实验后,20个孩子中有19个被社区工作人员领走,只有一个5岁小男孩没上当。“我妈妈和我说过,不能和陌生人走。”他说,面对零食和玩具的诱惑,小男孩显然很动心,险些就走了,后来似乎想起了什么,怎么劝都不肯离开教室。
活动结束后,社区工作人员说出了真相:“小朋友们,刚才带你们走的是社区工作人员假扮的‘坏阿姨’和‘坏叔叔’,如果他们真的是坏人,你们现在已经被带走了。如果以后你们遇到陌生人,千万不要跟他们走,一定要等爸爸妈妈来接你们才能走。”
希望家长和老师提高警惕
整个实验过程中,一部分孩子家长和幼儿园老师在监控室里,孩子被带走的全过程家长们都看在眼里。“这也太好骗了吧!”一名家长感叹。
“说实话,看完了之后觉得心惊肉跳。”家长王女士说,“我平时跟女儿说得挺多的,不许吃陌生人的东西,不能跟陌生人走。没想到她一个人独处时,还是这么容易就被骗了。”
她说,看起来单纯的说教效果不是很好,这样的实际体验能让孩子们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回去后得想办法再加强一下教育,让女儿意识到随便和陌生人走是很危险的。”
“平时我们也经常和孩子们说,不要和陌生人走,结果孩子们还是跟着走了。”一名老师感慨道。
丹吉社区工作人员介绍,做这个实验,就是希望更多的家长和老师能够提高警惕,家长要对孩子的人身安全多些重视,多想一些好的教育方法,能让孩子有自我保护意识。同时也提个醒,尽量不要给孩子和陌生人单独相处的机会。
■相关链接
结果“残酷”但不要害怕
去年6月1日,《钱江晚报》曾报道,杭州余杭警方到一家幼儿园进行“诱拐实验”,靠零食和玩具,半小时“拐”19个孩子。让很多家长汗如雨下。
这个实验的结果有些“残酷”,那么是不是就应该要求这么小的孩子,都具备对陌生人的警惕心呢?该报的记者采访了浙江警察学院治安系主任、浙江省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秘书长金诚教授,金教授的说法或许还能让家长心情舒缓一些:
第一,把模拟活动的场所设在幼儿园,使得实验结果的可信度降低了。幼儿园是一个给孩子安全感的场所,犯罪率其实是很低的。陌生人能够进入幼儿园的情况,对于大多数幼儿园来说也是不合理的。
第二,太小的孩子,进行安全教育不能指望有很好的效果。
4岁~6岁的孩子,很多连现实和幻想都分不清楚。要让这样年龄段的孩子分辨什么是坏人,记住不能跟坏人走,其实是起不到明显效果的。
第三,要保护孩子安全,必须是监护人尽到自己的责任。家长自己看护好孩子比什么都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