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市场导向的就业体制
——太原红杰人力资源有限公司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一段时间的双轨制就业体系的过渡,目前一个以市场化为导向、多种所有制和城乡流动为特征的新就业格局在我国基本形成。目前,就业领域的计划性分配被打破,而被市场化的双向选择所取代。有证据显示,人们完全接纳了市场化的就业模式。 所谓双向选择,就是企业可以有选择性的招人,就业者也可以有选择性地找企业、找工作岗位。说起来,就业领域的市场化,是经济市场化的必然结果和选择。 “就业市场化”是资源配置方式市场化在就业问题上的反映,是人力资源配置市场化在就业过程中的体现。我们知道,市场化配置社会资源一方面是为了使资源配置的合理性更好地发挥作用,另一方面也能够调动人的内在的动力和积极性。无论是一般劳动力就业市场化,还是大学生、高等级人才的就业市场化都体现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由于就业市场化是就业市场化的反映,因而要想认识就业市场化的内涵就必须先把握就业市场化的内涵,只有这样才能更深入全面的理解就业市场化的本身,进而也才能更好地掌握就业市场化中的问题。 劳动力市场作为市场经济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其本身带有市场的一般特征:价格机制,竞争机制,调节供求平衡机制。 (1)价格机制。劳动力与其他商品一样,反映的是不同经济主体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不同的劳动者,其劳动能力既在量上存在差异,也在质上有较大的差别。在商品货币关系下,对劳动力价值的判断不能用劳动时间这一简单尺度来衡量,只能用劳资双向选择这一市场途径来间接实现。 (2)竞争机制。有市场必有竞争,劳动力市场也同样存在竞争。劳动者个体为了实现个人收益最大化,必然竞相追逐能充分发挥个人才能、最能满足其生存、发展和享乐的岗位,而需求方为了招聘到具有较高素质而又成本低廉、能满足自己需要的劳动力,相互之间也会有竞争。 目前我国就业问题面临的问题是,一方面人口基数庞大,造成劳动力供给过剩,另一方面由于劳动力结构不合理,出现了局部的和一定时期的劳动力短缺现象。在此社会背景下,出现了有三个特征的新型就业格局。
第一,市场化导向的就业制度初步形成。上世纪七十年代进入初职的人平均在191个单位工作过,上世纪八十年代进入初职的人平均在201个单位工作过,而2013年以后进入初职的人虽然工作年限较短,但其平均工作过的单位数量也达到158个,劳动力在市场中的自由流动日益频繁。 第二,非正规就业成为重要的就业形式。非正规就业数量占全部非农就业人数的49.8%,而劳动关系也日趋复杂化。在教育程度方面,受教育程度越低,其人群中非正规就业者比例就越高。 第三,非农就业成为农村居民重要的就业经历。农村家庭中,至少有63.8%的农村家庭成员曾有非农就业的经历,而目前仍有成员从事非农职业的家庭至少占5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