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太原富士康招聘【官方新闻】 > 【太原红杰人力人才市场】富士康再战电商 |
【太原红杰人力人才市场】富士康再战电商 |
http://www.hjrlrc.com 2015/1/18 来源:红杰人力人才网 阅读:1446次 |
富士康再战电商 太原红杰人力人才市场 富士康再次进军电商领域,并不被众人看好。在此之前,富士康的转型之路并不轻松,成功的经验几乎没有,失败的教训却是一大堆。这次能走多远?富士康的决心很大,但结果却难以言说。 作为知名的代工企业,富士康一直梦想从加工企业向技工贸企业的转型。然而,船大难掉头,其在转型道路上一直是跌跌撞撞,屡战屡败。 如今,富士康又在电商领域开始了第二次尝试。10月16日,其旗下独立域名的电商平台富连网低调上线。11月5日,“为落实集团e贸发展策略,加速推动富连网组织建置”,又宣布计划在各级集团中提拔年轻干部99人加入“富连网组织”。 有评论认为,富士康之所以再次密集加速电商布局,是因为在实体渠道延伸折戟之后,电商成为郭台铭在大陆向下延伸的唯一棋子。 然而,前车之鉴犹未远,于2010年8月1日正式上线的飞虎乐购,也曾一度雄心勃勃,如今却已沦为“富士康百万员工的专属网购乐园”。 不可否认,富士康在代工领域是最强者,但当其早已形成惯性的“工厂思维”遭遇“互联网思维”时,飞虎乐购能否成为富连网的后事之师呢? 不被看好 也许是吃一堑长一智,这次富士康一反早前的高调冒进,态度颇为低调。早在2013年4月份,富连网就已成立,2013年7月份正式上线,最初是入驻天猫平台以旗舰店形式呈现。在今年天猫“6·18”大促中,它推出自己的美国手机品牌富可视,单日出货竟然进入大陆前五,表现令人眼前一亮。今年9月底,富连网正式推出了独立域名进行试运营,从店中店扩展为综合性电商平台。 记者登录网站发现,富连网主要销售的产品包括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路由器、数码配件等多个类别。 与飞虎乐购的单纯B2C模式不同,富连网这次走的是京东模式,即自营+第三方平台的模式。这也是现在一些规模较大电商网站的通用路子,当当、苏宁易购、国美在线、1号店等几乎都从自营转向自营+第三方平台。此外,富连网在运作中还推出了名为“小飞侠”的新玩法——用户只要注册富连网账号并提供相关信息申请成为小飞侠,即可变身为富连网卖家。通过个人账户分享商品二维码或商品链接地址供他人扫描下单,成功完成销售并且7天内无退货即可获得富连网提供的业务提成。 而除了富连网,富士康也正逐步落实B2B商业模式、名为“富金机”的电子商务网站,规划销售富士康制造的包括模具零组件和机构件等的主要半成品。 一边发布智能终端,一边扩展电商渠道,一年多来,富士康的电商战略似乎进行得有声有色。但因背负“代工”的标签,富士康的这一战略并不被业内人士看好。 中国家电营销委员会执行会长洪仕斌就曾直言,如今B2C电商平台很难再成长出新的一家巨头,除非和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三大巨头合作,“无论是电商平台,还是大数据,富士康都很难绕过BAT。”在其看来,消费领域的电商平台,富士康转型切入得太晚,很难聚拢人流,沉淀数据。不过,类似于富金机的B2B电商平台可能成为富士康的机会,“富士康的数据和优势更多在于制造领域,制造相关的电商拓展才能体现其优势。” 同行的态度更委婉一些。京东集团副总裁兼家电事业部总经理闫小兵则表示,新电商有后发优势,可能性更多,他们没有包袱,易于接受新的思维,也许模式更超前。“但是生产制造企业,绕不开的还是技术、成本和服务。这是一个扎实的功夫。” 家电行业专家刘步尘也称,在电商领域,优势企业布局已经完成,富士康难以抗衡,“向上游的自主品牌化,以及向下游的渠道延伸,富士康五六年前就开始尝试,但是效果并不理想。”其甚至认为,富士康将代工做成极致就是竞争力,不妨放弃品牌化和渠道化的转型。 艰难转身 在郭台铭看来,富士康必须转型。 富士康虽名为世界一流代工厂,名号上风光无限。然而实际上,富士康的产业发展却处在生产链的最底端,工人很少参与上游的研发。作为代工企业,富士康可以专注于订单下的生产,却不能分享品牌的价值,利润率极低。 随着中国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以及多项生产成本的提升,郭台铭意识到代工并非一门长久生意。 而近年来,富士康也曾多次遭到环保组织、劳工组织调查,称其污染环境,甚至导致劳工“过劳死”;富士康多地工厂发生过的员工跳楼、厂房爆炸等事件,更是让其背负了“血汗工厂”的名号。这更让郭台铭下定了转型的决心,即便很难,但一定要做。 2009年,为解决在代工业务上面临的瓶颈,郭台铭开始为富士康谋划一条打通工厂与消费者的通道。2010年,富士康“四路门店+一个网站”的全消费渠道体系的宏伟构想,正式浮出水面。 在这个体系中,包括富士康与麦德龙合作、意在线下与国美、苏宁对抗的“万得城”;以“赛博数码”广场为主体的IT卖场;以超市为载体的“敢闯数码”;以及覆盖三线以下城市的“万马奔腾”门店。而线上电子商务渠道,则是“飞虎乐购”。 然而,现实留给富士康与郭台铭的却是一地鸡毛:2013年3月,万得城电器关闭在上海的所有7家门店,折戟沉沙;2014年6月,随着赛博数码广场的大规模关店,富士康抛售了其48%的股权;敢闯数码的布局目前仍然只限于江浙地区;万马奔腾商店也没有真正奔腾起来,变成了“万马齐喑”;飞虎乐购虽仍在运作,客户却仅限于内部员工。 不管是电商渠道还是实体渠道,郭台铭都可谓是两眼泪。 与之相反的是,在代工业务上,富士康仍有较强竞争力。富士康这一次仍旧拿走了iPhone6、iPhone6 Plus两款苹果新品的大部分订单,由于订单增加,难度加强,郭台铭多次亲赴工厂一线,监督生产。为了赶工发货,富士康在郑州、太原等主力组装厂区还启动了大规模招聘。 一方面转型屡屡受挫,一方面作为上市公司的富士康,难以摆脱对股东负责的承诺,所以通过代工制造带来的短暂收益,就成了诱惑郭台铭的那颗“红苹果”。这正是富士康目前所处的困境。 最后棋子 虽然富士康推出富连网,再次涉足电商的做法并不被看好,但在无所不破的互联网大潮下,涉足电商却依然被看作是富士康转型的最后一枚棋子,只不过要看富士康能否跳出固有的工厂思维,进而用互联网思维经营电商。 比如,富士康虽说早就在考虑转型,然而骨子里却一直存在着“重工轻商”的思想。2010年,富士康大张旗鼓地说要做大做强飞虎乐购,但给予的资金支持却非常有限。仅仅给了飞虎乐购董事长杜家滨9000万元。这在全国性电商平台大投入面前不过是杯水车薪,在实际运营中显得捉襟见肘,根本无法实现团队的设想。富士康如果还是这样小气地对待富连网的话,估计前景就很难预料了。毕竟现在的电商市场情况不比前几年宽松,早就是一片红海,厮杀惨烈。 再如,作为一家代工企业,富士康的知名度足够大,但知名度大并不代表美誉度高。因此,在电商行业,富连网顶着富士康的大帽子,其品牌其实非常弱势。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全面到来,电商企业购买流量的成本越来越高。天猫、京东、当当、苏宁等巨头每年花在营销和推广的费用,都达到数以亿计甚至10亿计的天文数字。知名电商包装自己的成本都这么高,何况是新入局的富连网呢? 更重要的是,富士康能否真正改变原有的工厂思维做电商。其实,富士康涉足电商的时间也不算太晚,但妨碍其成功的因素除了投入低和品牌差之外,更重要的是没有用互联网思维主导电商运营。 工厂思维的着眼点是产品能不能生产出来、价格能不能控制下来。而真正面向市场,则需要面对的问题是消费者需要怎样的产品、接受怎样的价格。 反观电商,直接面对用户,着眼点不是我卖什么,而是用户需要什么样的商品,需要什么样的价格,需要什么样的服务。这与工厂思维是背道而驰的。富士康如果用工厂思维做电商,结果可想而知。 所幸的是,此次富连网似乎吸取了一些飞虎乐购的教训。为了富连网运营,富士康一次性从联想电商部门挖了一半人马,在运营上总算比之前飞虎乐购有了更多的电商基因。而且先从天猫旗舰店做起,对新团队进行磨砺和学习,然后再开通独立域名正式运营,与之前的高调冒进相比,富士康运作电商的手法已变得更为稳妥扎实。 不过,最近内招99名年轻干部充实到富连网骨干一事,似乎又暴露了郭台铭亲信内部员工的老问题。其实从工厂内招员工无可厚非,但在专业人才延揽上,特别是电商网站的初期建设阶段,公开招聘显然比从工厂内招更为有效。 值得一提的是,做电商似乎并不一定比做代工赚钱。2014年上半年财报显示,富士康净利润为4985万美元,同比增182%。而电商企业的盈利情况却不尽如人意,京东2014年第二季度净亏损6亿美元;苏宁第二季度净亏损7.49亿元;亚马逊第三季度净亏损为4.37亿美元,比2013年同期亏损额扩大。 这看上去是一个颇具戏剧性的对比结果,不过却也给富连网甚至富士康带来了更大的压力,电商的路也并不好走,如果一定要走,不仅要做好长期烧钱、直面竞争的准备,还需及早找到与众不同的发展模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