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的经济数据里,折射出哪些民生变化?2014年的经济工作部署中,又传递出哪些经济信号,百姓将会在哪些方面受益?陈川平和耿彦波的发言中,有了明确答案。 关键词:学有所教、病有所医 思路与做法:加快五中、三中、一外、二外、十二中等10所名校双十二轨新校区建设,完成二十七、五十三、六十中等10所学校校舍危房改扩建工程,强制性规范配建幼儿园、小学,满足宜居城市基础服务半径。加快中心医院、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等10所医院的新院建设,强制性规范配建社区医院、社区医疗中心,建立便民、利民健康服务体系。切实抓好就业、教育、卫生、社保等基本民生问题,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推进扶贫开发、沉陷区治理、社区惠民服务等方面工作,坚持不懈地开展“向人民汇报,请人民评议”、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解难事”、窗口单位“贴近群众、服务群众”等活动,努力使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坚持标本兼治,抓好安全生产,维护社会稳定。 关键词:继续实施“生态新政” 思路与做法:全力推进省城环境质量改善,继续实施“生态新政”,加大东西山生态绿化投入力度,建立大规模、高质量、美景观的生态绿色屏障。开工建设8平方公里的晋阳湖公园、2平方公里的植物园,完善提升中环近50公里的绿色长廊,实施城市建设区绿色覆盖系统工程,见缝插绿、拆墙见绿、建园植绿。 在山城建设上,要进一步打响“唐风晋韵、锦绣龙城、清凉太原”品牌,加大东西山增绿出彩力度的同时,发展文化、旅游、休闲、避暑、养老等产业。在县城建设上,要把生态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动形成各具特色、和而不同、功能互补的产业发展格局。 关键词:古城保护 思路与做法:在古城保护上,要推进晋阳古城大遗址、明太原县城和府城文庙、钟楼街等四大片区保护的力度,完善提升晋祠、太山龙泉寺、双塔寺大景区,加快太化工业遗址在保护中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历史文化遗存重现高贵的文化价值。关键词:南部新城建成全省创业乐园 思路与做法:按照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和全省“一核一圈三群”的部署,坚持新城引领下的“五城”联动,努力建设山、水、城、林、人和谐共融,历史感、生态性、文化味兼容并蓄的现代化大都市。 在新城建设上,要加快汾东新区、晋阳新区建设,加快滨河东路南延、汾河三期南延、晋阳湖改造及山西科技创新城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体制机制和配套服务,把南部新城建成全省乃至环渤海地区创业、创造、创意、创新的乐园。 关键词:老城更新 思路与做法:在老城更新上,要加大城中村和棚户区改造力度,实施地铁、建设路及南沙河快速化改造、大外环等城市交通建设,综合整治小街小巷,推进公交都市建设。 继续全力实施省城环境质量改善“五大工程”和“五项整治”,进一步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和城镇化布局,使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 关键词:现代产业新体系 思路与做法:加快“三个一流”建设,实现“四化”同步发展。以转型综改试验先导区为平台,以高端化、特色化、集群化、园区化和信息化为路径,加快构建以信息产业和高端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现代都市农业为重点的现代产业新体系,切实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企业的自主创新主体地位,优化科技创新环境,积极推进产学研结合,努力实现资源驱动、资本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关键词:集中供热全覆盖 思路与做法:推进集中供热全覆盖工程,开建太古远距离、大温差供热工程,完成嘉节燃气电厂、二电厂、太钢集中供热扩源扩网不低于3000万平方米。实施南沙河、虎峪河、九院沙河源头治污治洪工程,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并举,重在治本,治理一条河实现一条河山青水绿。加快建设垃圾电厂、秸秆电厂,杜绝垃圾、秸秆焚烧。开工建设晋阳污水处理厂。全部淘汰黄标车,严控机动车尾气污染。 关键词:进入全国十大城市群 思路与做法:认清形势,迎难而上,增强建设一流省会城市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中央提出“3个一亿人”的城镇化发展战略,太原城市群进入全国十大城市群,国家建立内需导向的发展方式,省委、省政府大力支持太原率先发展,太原市做了许多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干部作风明显转变、干群关系明显改善,为大发展、快发展、好发展创造了条件。 接下来就是要按照中央稳中求进、改革创新的要求,贯彻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充分利用有利条件,进一步创造新的条件,全面完成2014年各项目标任务。 关键词:建成北京“副中心” 思路与做法:加快国企改革,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要促进民营经济和中小微企业发展。要主动融入环渤海地区,努力把太原建成北京“副中心”,近期主要是更好地走出去、请进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把更多的项目、资金、人才请进来,中长期要着力把太原建成环渤海地区知名宜居宜业城市,让太原成为沿海产业转移最佳承接地,让前来投资兴业的有识之士进得来、留得住。 关键词:简政放权 思路与做法:今后,凡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能够自主决定,市场竞争机制能够有效调节,行业组织或中介机构能够自律管理的事项,政府一律不设置审批;凡是可以采用事后监管和间接管理方式的事项,政府一律不设置审批;凡是中央、省下放到市级政府审批的承接事项,涉及市县的一律下放到“一市三县”。凡是量大面广的便民服务类事项,地方政府实施更方便更有效,全部下放到区。 加快电子政务建设,实现流程再造向县(市、区)、开发区的延伸,形成鼓励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体制机制,深化工商登记、投融资体制、土地、开发区、科技等领域的改革,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